青島藍色硅谷核心區總體規劃(2013-2030)

項目名稱:《青島藍色硅谷核心區總體規劃(2013-2030)》

編制時間:2012年 2月

我院編制人員:段義猛、宋軍、任福勇、黃黎明、傅蓉、王聰、孟廣明、趙杰、解丁祥、李祥峰、周琳、劉珊珊、趙潤晗、王曉丹、?????????

合作單位:無

獲獎情況:2015年度山東省優秀城市規劃設計二等獎,2015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表揚獎。

-------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一、???? 項目基本情況

青島藍色硅谷核心區位于青島東部濱海區域,規劃面積218平方公里。將建設成為海洋科技自主創新高地、海洋文化教育先行區、海洋新興產業引領區、濱海生態科技新城。本規劃借鑒新加坡“新鎮”的規劃設計理念,以自然山體、河流為分隔帶,劃分為5個組團,每個組團相當“新鎮”規模,為功能齊全、自成體系的功能單元,包括居住、就業、文化、教育、體育、醫療、養老、公園等城市功能。

? ? ?二、???? 主要規劃內容

(1)功能定位:海洋科技研發與孵化中心;旅游中心; 環境宜居、功能完善的城市組團

(2)發展規模:2030年,規劃人口為60萬人。 規劃城市建設用地69.51平方公里。

(3)規劃結構:以自然山體、河流為分隔帶,劃分為5個組團。每個組團規劃用地在10-25平方公里,人口10-25萬人左右。結合輕軌站,規劃組團中心,為每個組團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區。組團2 中心同時 是藍色硅谷核心區的區域中心。

(4)道路系統:由快速路網、準快速路構成、主干道形成的路網骨架。 快速路承擔外圍交通,準快速路為連接進出各個組團的主要道路。

三、???? 項目特色與創新

特色一: “新鎮”模式——規劃五個功能齊全、相對獨立的組團

每個新鎮職住平衡,相對獨立,便于分期開發建設。以便于應對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。結合實際發展情況,總體上由南向北有序發展。

特色二:產城融合——強調產業和城市融合發展

每個組團科研產業用地結合教育、居住環繞組團中心布局。科研產業用地和居住用地均衡發展,突出職住平衡理念,減少交通出行。

特色三:公交引導——突出TOD(公共交通引導開發)模式

輕軌線站點和組團中心緊密結合,結合輕軌線站點,布置組團中心。把組團1、組團2、組團3、組團4四個組團中心串聯起來。軌道交通、快速公交( BRT)和常規公交線網,建立三個功能層次的公共交通系統。

特色四:創新驅動——嚴格保障科研產業用地和海洋科研岸線的需求

藍色硅谷發展不以經濟增長為主要目標,注重為創新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空間。規劃科研用地13.57平方公里,具備聚集25萬左右科研人員的用地條件,可滿足藍色科研產業的用地需求。保障海洋科研岸線的需求,并充分預留未來發展空間。

特色五:預留“白地”

預留4.8平方公里“白地”作為城市發展預留空間,已應對未來不可預測性,以備未來城市發展需要。
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