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島市域客流預測模型研究

項目名稱:青島市域客流預測模型研究

編制時間:2013.3-2014.9

我院編制人員:楊文、高洪振、徐澤洲、萬浩、張鐵巖、胡倩、房濤

合作單位:

獲獎情況:青島市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二等獎

-------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一、???? 項目基本情況

近年來,在城市化和機動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,城市交通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,如何破解這一難題?青島與許多大中城市一樣,編制了各層面的交通規劃,力圖通過規劃的實施改善城市交通,但是目前規劃往往以定性分析為主,缺少定量支撐, 因此準確把握城市交通發展規律,提高交通預測的科學合理性,對青島規劃建設方案進行定量評估和比選,實現精明決策具有重要意義。

本研究報告結合2010年居民出行調查和部門調研數據,統籌了市域范圍內交通設施之間、交通設施與功能組團之間、交通設施與交通樞紐之間的關系,利用 ArcGIS、EMME4等軟件首次建立了青島市域層面客流預測模型,包含土地利用與交通需求關系模型、客運機動車發展模型、城鎮間客運需求模型、市域范圍整體客運需求模型、對外客運需求模型、交通分配模型、網絡運行分析模塊等7個模型模塊和1個基礎信息數據庫,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,填補了青島市域交通規劃定量預測的空白。

二、???? 主要規劃內容

(1)規劃模型基礎數據庫采用三類數據信息(土地利用、交通分區、交通網絡)和7個空間圖層(規劃依據、土地利用、交通分區、道路網絡、公交網絡)實現基礎數據的管理、關聯和交互。

(2)交通分區系統采用交通大區、交通中區、交通小區三層空間數據,不同層次分區邊界統一,可通過空間關系相互轉換。

(3)土地利用采用規劃依據,開發時序和土地利用三層空間數據,其中規劃依據層存儲用地拼合方案,土地利用層以規劃地塊為基本單元存儲土地利用相關的屬性信息,并可通過空間關系與交通分區及規劃依據層進行關聯,開發時序層儲存不同區域用地到初期年(2020年)建設的完成度。

(4)為充分利用 EMME軟件所具有的特性,結合模型的開發和應用要求,預測模型由7個模型模塊(土地利用與交通需求關系模型、客運機動車發展模型、城鎮間客運需求模型、市域范圍整體客運需求模型、對外客運需求模型、交通分配模型、網絡運行分析模塊)和1個基礎信息數據庫構成。

三、???? 項目特色與創新

(1)首次整合了青島市域土地利用情況,對全面把握市域范圍的各項土地利用指標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
(2)建立了以土地利用為背景的道路網、公交網、軌道網三網合一的GIS平臺,為系統掌握交通與土地利用的關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
(3)基于 GIS 技術建立了土地利用與交通關系數據庫,并可與EMME宏觀交通模型進行數據交換,從土地利用角度詮釋了交通問題的產生,并動態實現了交通對土地利用的反饋。

(4)市域城鎮間交通需求特征分析,引入Wisconsin走廊交通需求預測模型和三維約束重力模型,構建了多層次(城鎮間、城區內)交通需求分析方法,實現對于市域綜合交通復雜系統的科學模擬。

(5)實現了交通模型從宏觀(EMME)、中觀(VISUM)到微觀(VISSIM/WISWALK)的一體化,為從各層次解決交通問題提供了強有力支撐。


相關推薦